强基计划是高考过程中的特殊类型,很多考生都曾听过,但对其不够了解。那么到底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适合哪些考生呢?为了更好的了解该计划,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强基计划的具体情况,看看到底适不适合报考吧!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取代了原来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目前在部分高校开展试点。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所以整体来看,强基计划还是适合成绩非常好,在竞赛单元有优势的学生,如果本身就有优势,而且愿意加入该计划的考生,就可以关注。具体为以下:
1、成绩优秀的考生
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线较高,而根据强基计划的规则,要求考生高考成绩比例不少于85%,所以考生成绩一定要好。
2、对基础学科感兴趣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直接聚焦到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
选择报考的考生需要对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高校开设的相关学科感兴趣。
3、有规划的考生
强基计划带给考生的一方面是机会,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强基计划实行一校一策,设置单独培养方案,可以获取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将集中重点培养相关领域人才,所以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将来有一定规划,才适合报名。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有哪些
1.高三考生,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
2.拥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记录,且能够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
3.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以及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折算出考生最终的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高校考核,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强基计划利弊分析
说了这么多,到底强基计划是否值得报考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强基计划的优势和缺点有哪些,方便大家选择吧!
强基计划的优势:
参与强基计划并且被成功录取的学生,将会受到国家和高效的重视,并且教育部规定无论是大学各类奖学金、还是保研推荐名额等福利待遇,高校都应当优先考虑强基计划学生;与此同时,参与该计划的高校也会对被录取的学生进行小班制、导师制、本硕博衔接式培养;因此在教学资源上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还被学校高度重视。
再者,就是国家重视强基计划的学生,为其安排的方向基本是以科研方向为主,因此根据高校的绝对培养后,基本上是会进入各类科研机构进行从业,并且为国家科研事业做贡献;所以说其是需要担心未来毕业后得工作情况。
强基计划的劣势:
虽然说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生是被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但是在专业的选择上是没有多少权利的,并且多数不属于非常热门的专业,基本都是比较偏冷门方向的,尤其是通过强基计划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是不可以在转专业的。
同时,强基计划也是最新推出的政策,因此还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案例存在,故而具体的发展方向也都是不知晓的;不过整体来说还是优势比较明显的,毕竟其属于国家重视的计划之一。
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共39所)
1、北京市(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上海市(4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3、陕西省(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山东省(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5、江苏省(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6、湖北省(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7、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8、湖南省(3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9、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10、四川省(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11、辽宁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12、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13、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15、吉林省(1所):吉林大学
16、重庆省(1所):重庆大学
17、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18、黑龙江省(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