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努力学习,就是希望自己能考取好的成绩,进入好的大学。考取好的大学,会让我们毕业后就业更有保障。那么2023年安徽地区的大学排行情况怎么样呢?一起来了解最新的安徽大学排名榜单吧!
提示:软科版和校友会版代表两种不同的排名倾向,都代表一定的权威性。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大学排名榜单,本排行仅供参考哦!
一、2023年安徽省大学排行榜最新一览表(软科版)
省内排名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83 | 合肥工业大学 |
3 | 104 | 安徽大学 |
4 | 132 | 安徽师范大学 |
5 | 医17 | 安徽医科大学 |
6 | 162 | 安徽农业大学 |
7 | 175 | 安徽工业大学 |
8 | 201 | 安徽理工大学 |
9 | 财17 | 安徽财经大学 |
10 | 237 | 安徽建筑大学 |
11 | 243 | 安徽工程大学 |
12 | 260 | 合肥学院 |
13 | 291 | 安庆师范大学 |
14 | 301 | 淮北师范大学 |
15 | 医46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16 | 医48 | 蚌埠医学院 |
17 | 349 | 安徽科技学院 |
18 | 医55 | 皖南医学院 |
19 | 356 | 合肥师范学院 |
20 | 366 | 阜阳师范大学 |
21 | 398 | 滁州学院 |
22 | 443 | 亳州学院 |
23 | 449 | 皖西学院 |
24 | 463 | 淮南师范学院 |
25 | 468 | 宿州学院 |
26 | 493 | 黄山学院 |
27 | 498 | 蚌埠学院 |
28 | 501 | 巢湖学院 |
29 | 502 | 池州学院 |
30 | 财44+ | 铜陵学院 |
二、2023年安徽省大学排行榜最新一览表(校友会版)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47 | 合肥工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7 | 安徽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安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4 | 安徽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9 | 安徽医科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23 | 安徽工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27 | 安徽理工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1 | 安徽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49 | 合肥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74 | 安徽工程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74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83 | 安徽建筑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09 | 安庆师范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09 | 淮北师范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14 | 皖南医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28 | 蚌埠医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30 | 安徽科技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30 | 阜阳师范大学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51 | 合肥师范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51 | 淮南师范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67 | 滁州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67 | 黄山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80 | 皖西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93 | 铜陵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34 | 宿州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53 | 巢湖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66 | 池州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2 | 蚌埠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11 | 亳州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16 | 安徽艺术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三、安徽大学推荐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5年,几易校名,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与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合并重组,先后隶属高教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部管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1个学院(学部),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亲手创办的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